您好!今天是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倒逼教育理念变革
发布人:  信息来源:[db:来源]  日期:2016-09-28  打印本文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前途命运,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居于枢纽地位。2016年8月23日,河南省教育厅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了《河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河南省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此次改革坚持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改革方向,重点是健全多元评价机制,取消文理分科。《方案》的发布,是河南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才资本大省跨越“瓶颈”的重要举措,对高中学生、高级中学、高等学校都将产生深刻影响。

 

  高等学校:推动“双一流”建设

 

  “双一流”建设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既需要高校积极地探索、主动地作为,又需要外力的推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所产生的倒逼效应,必然会成为推动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外力。

 

  扩大办学自主权。高校招生是大学办学自主权的重要部分,招生制度改革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河南省高考科目“3+3”方案的设置,在给考生下放考试科目选择权的同时,也扩大了高校招生自主权,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办学优势、学科建设和专业特色,按照人才培养的需要规定相应的选考科目和水平要求;可以提前向社会公布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出相应要求,以便录取到适合接收专业教育的人才。此外,高职院校可根据文化素质和职业适应性的测试成绩以及自身办学特色,自主确定录取标准和录取方式。高校招生自主权和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得到更加充分地体现,其招生服务和办学质量也需要相应提升。

 

  倒逼提高办学质量。取消批次之后,传统的二本院校、三本院校,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三本院校与二本院校在同一起跑线,在获得同等机会的同时,也需主动提升办学质量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其必然会导致教学质量好的三本院校生源质量可能比二本院校好;二本院校必须努力提升办学质量,才能保证录取到优质生源。因此,高校加强内涵式建设,以提升办学质量求创新式发展,已成为更加迫在眉睫的任务。

 

  高中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树立新的教育观念。“3+3”的选考模式和基于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改革,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级中学进一步加强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思考,不仅狠抓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还应从思想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考虑如何科学规范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增强其透明度和公平性。选考科目的设置和高校学科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对高中教师的教育责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战,教师应树立差异化教学理念,统筹高中生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

 

  改革教育教学模式。面对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以及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所带来的课程开设、师资配备、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变化,高中原有的年级、班级界限将被打破,教学组织管理模式将发生重大变革,虚拟班级建设、分课教学管理将成为可能,如何进行教育评价、德育如何实施等将成为崭新课题。

 

  加强育人条件保障。新的高考方案实施所带来的高中教育教学重大创新,不仅仅是高级中学一家的任务,需要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保障和条件保障。高中学校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狠抓教育理念转变,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师资培训,提升管理能力,硬化办学条件,活化教育资源,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高中学生:抓住全面发展红利

 

  完善知识结构。文理不再分科将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积累,完善知识结构,促进考生知识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为顺利接受高等教育深造做了完备的知识准备。

 

  确立学习主体地位。3个选考科目将选择权交给了学生,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选择,另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这将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学生的学习地位从传统的被动学习扭转为主动学习。

 

  统筹学业职业规划。改革之后,考生必须优先选择专业,然后再选择报考高校;而高校则根据学科建设和专业培养要求,提前将选考科目的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向社会公布;学生在确定3门“选考科目”时必须对学科专业、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所了解。因此,高中生在进行学业生涯规划时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考虑,更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作者系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