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家长速看!这项重磅政策来了!上好学校将不再难
发布人:信息中心宋小景  信息来源:河南省教育网  日期:2021-05-06  打印本文  


[   河南省教育厅   ] 作者: 
 
2021-04-30 
  “名校+薄弱校”
 
  “名校+乡村校”
 
  “名校+新建校”
 
  迅速提升
 
  薄弱学校
 
  乡村学校
 
  新建学校
 
  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到2022年
 
  全省培育创建不少于
 
  100个省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
 
  ……
 
  日前
 
  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印发
 
  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
 
  集团化办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将完善强校带弱校
 
  城乡对口支援等办学机制
 
  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
 
  河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出台意见的背景是啥?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激发学校生机活力”“发挥优质学校示范辐射作用,完善强校带弱校、城乡对口支援等办学机制,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2020年6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要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学区化、集团化、乡镇中心学校与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改革”。为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部署要求,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我省已将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2021年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事项。
 
  工作目标是啥?
 
  按照“示范引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工作思路,完善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凸显集团化办学优势,到2022年,全省培育创建不少于100个省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有效缩小城乡、校际差距,整体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让更多人享受更好教育”的目标。
 
  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统筹发展。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区域内教育资源,按照学校不同特色,采取“名校+薄弱校”“名校+乡村校”“名校+新建校”等多种形式实施集团化办学,迅速提升薄弱学校、乡村学校、新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由点及面,循序渐进。在试点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积极稳妥、点面结合推进集团化办学,适度扩大集团化办学数量,合理控制集团化办学规模,提升集团化办学质量。
 
  (三)鼓励创新,突出特色。探索集团化办学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创新集团化办学发展模式、育人方式和运行机制,寻求实现特色发展的实践路径。
 
  具体实施哪些内容?
 
  (一)创新集团办学模式
 
  1.紧密型教育集团。紧密型教育集团是采取集团总校负责制下的人、财、物统筹管理的集团化办学模式。集团实行一套班子、一体化管理、集体研训、资源共享、统一考评。在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中,集团总校与成员校实行共建共享。
 
  2.联盟型教育集团。联盟型教育集团由牵头学校和薄弱学校组成,各成员学校保持学校法人、经费运行、隶属关系不变。牵头学校统筹管理成员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采用多种形式促进成员校之间教育教学交流,对教育教学工作实行捆绑考核。
 
  3.项目型教育集团。项目型教育集团按照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相近的原则由若干同学段学校组成,各成员学校在保持学校法人、经费运行、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由牵头学校定期召集联席会议,在教学管理、课程开发、教研活动、教师培训等方面进行项目合作,实行项目考核。
 
  4.合作型教育集团。由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学校与全国享有办学声誉的名校进行合作,签订合作协议。保持学校法人、隶属关系和教职工人事关系不变,接受名校管理,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考核。合作期满后,交由其所属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鼓励各地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因地制宜开展多形式集团化办学改革。
 
  (二)优化集团办学机制
 
  1.优化集团治理机制。按程序核定集团名称,完善集团化办学的各项管理机制。赋予集团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和内部管理权。制定并实施集团及成员校发展规划,推进集团内部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融合发展,构建更加科学、开放的集团化管理模式。
 
  2.优化教师干部管理。根据集团化办学规模和形式,按规定核定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和领导职数,依据工作需要对集团总校或牵头学校予以适当倾斜,加强编制动态调整,推动集团内教师和管理人员有序流动。对隶属关系相同的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集团,高级岗位和年度考核优秀比例可统筹使用,具体办法由各地机构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研究确定。
 
  3.完善绩效激励机制。根据集团化办学需要以及成员校数量等因素,进一步完善集团化办学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建立集团化内部成员校校长考核激励机制,集团内学校统一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和绩效认定标准,对推进集团化办学有贡献的校长、教师和管理人员,在绩效考核、职称推荐、岗位晋升、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4.发挥引领辐射功能。充分发挥集团内牵头校的辐射作用,制定完善教师交流、教研项目、资源共享等办学具体方案,着力提升薄弱校、乡村校、新建校自身“造血”机能。集团内的成员校达到一定条件后,可以脱离原教育集团,牵头组建新的教育集团,继续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三)完善集团办学措施
 
  1.优化课程资源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共建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更具价值的学习内容。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因地因校制宜,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应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2.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在推进实施“县管校聘”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集团内新招聘教师在牵头学校接受为期1—2年“首站式培育”模式,鼓励教育集团通过兼课、走教、轮岗、支教等方式,推动集团内部骨干教师流动。制定集团内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规划,通过校本研修、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比、课题研究等形式加快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中青年优秀教师快速成长。
 
  3.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适应集团化办学特点的考核评价和业务指导制度,加强对教育集团办学效果的定期评估,探索科学有效的集团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和办法,整体评估集团化办学成效,重点考核优质资源增量情况、集团内校际差距缩小情况以及各成员学校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教育质量提升等指标,引导和促进集团化办学工作可持续发展。鼓励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集团化办学绩效评估。
 
  4.促进学校高品质发展。推进教育集团优势互补、管理同步、合力发展,集团成员校在发展愿景、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办学举措等方面相互协调、共建共享。推进教育集团特色化建设,在教育品牌塑造、学生培养、师资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显着成果,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推进教育集团成员校品质整体提升,力争用3至5年时间将成员校打造成新的优质学校。
 
  实施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有哪些好处?
 
  目前,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上好学校难”和“择校热”的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是破解上述问题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成效最大的一条路子。
 
  一是有利于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充分发挥优质学校品牌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不断创生新的优质资源,实现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从而整体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是有利于激发办学活力。通过对集团总校和各成员分校教育资源的重组与优化配置,可有效促进先进办学理念辐射、教育观念转变、科学管理制度共建、治理结构变革、骨干教师流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办学文化共生等方面深度合作与融合,从而推动校际开放协同、优势互补,激化、强化各校办学活力与优势。
 
  三是有利于缓解择校矛盾。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实施优质带动,实现优势互补,可有效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区域和校际差距,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管理水平和学校办学质量,努力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实现“让更多人享受更好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