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12位著名特级教师的“顿悟时刻”
发布人:  信息来源:中国教师报微信公众号  日期:2023-12-20  打印本文  

01华应龙:课堂上遭遇节外生枝

在一节课上,我让学生动手将长方形纸条制成一个莫比乌斯圈。绝大多数学生都剪出了一个2倍长、1/2倍宽的双侧曲面,但有一名男生没有从中间剪,而是从边上剪进去,剪出了一根长长的纸条。他拎起那根纸条表演了一个纸带套笔的魔术。


事情过去不久,我在一本书中发现了那位男生表演的魔术,原来是一种拓扑游戏的翻版,一时后悔不已。那节课我正是想通过莫比乌斯圈,让学生领略数学的奇异美,涉足拓扑几何,拓宽数学视野。如果我能当场看破魔术背后的数学原理,在这堂课的总结阶段点明,可以想象当时的课堂氛围将会多么生动。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学生是无意的,而我是无知的。在生成的课堂上,教师一定会遭遇节外生枝,它挑战教师的教育机制,考量教师的教育底蕴,呼唤教师不断更新理念。


02俞正强:学困生的问题往往不是智力问题
一次,我让一个小朋友做一道题:xx52型拖拉机一天耕地150公顷,问12天耕地多少公顷?她不会做,还把“52”跟其他两个数乘起来了。我引导说:假如你每天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小朋友说:我只吃粽子。”“那假如每天吃两个粽子,5天吃几个?她说:两个吃不下,我只吃半个。我想这个题目可能做不下去了,0.5×5这个知识点还没学呢,但还是不死心地问:那每天吃半个,5天吃几个呢?她说:吃两个半。”“怎么算出来的?”“两天一个,5天不就两个半了!


这孩子也不笨啊,为什么不会做呢?我开始意识到,当学生的思维发生困难的时候,一定是在学习准备上出问题了,而不是智力问题。


于是我告诉她问题所在:吃两个大饼只是一个比方,两个粽子可以,两根油条也可以!你要地一下子把这个“2”提出来,这就是数学。我耐心地给她补课,这个东西理解了之后,其他也就慢慢通了。


03
薛法根:在模仿中长出创新的萌芽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发现,一直走的是模仿融合创新的路子。从模仿起步,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在模仿运用中体会其教学理念、教学规律,完成浸润
对于名家的经典课例,我精心揣摩,用心模仿。我曾经买了一整套《贾老师教作文》的录像带,每晚观看,用心记录他的每一句经典指导用语,揣摩这样指导的理据,白天就模仿着上。刚开始很生硬,模仿多了,就顺手了。


三盘录像带,整整模仿了两年。我学会了上作文课,学生也喜欢上了作文课。于是,我又逐步研究起了生活作文、实用作文,开启了循环日记、交际作文等实验研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作文教学特色。偷偷地模仿、悄悄地成长,适合的就模仿,不适合的就舍弃,个人的特长就自然融入其中,创新的萌芽就开始显现了。


04张祖庆:从我在丛中笑俏也不争春
2010
年,我刚评上特级教师,应友人邀请执教《狼牙山五壮士》。板书之后,开始配乐范读。一般来说,文章读完,学生都会大为感动。然而这一次,孩子们表情木然。问:哪个地方震撼了你?没人举手,空气凝固。继续推进环节,就这样,整节课没有人举手。于是我自言自语,自问自答,自导自演,自我解嘲。两节课80分钟,我上了42分钟就逃了。


后来,在于永正先生的《教海漫记》里读到一个案例。先生遇到了同样问题,他决定一边带着学生读课文,一边走进学生中间摸小脑袋,一个一个摸过去。读了两遍,先生问,刚才谁的小脑瓜被摸了一下? 学生齐刷刷举手。恭喜你们!接下来,要问一个更简单的问题。今天的课文题目是什么?刷,学生举手了。恭喜你们!不但会举手,还会回答了!慢慢的,举手的人多起来了,课堂柳暗花明。
先生这节课仿佛一束光照亮我的心灵。他的课,心中有学生,最后学生渐入佳境,课也渐入佳境。我的课,心中只有自己,把学生弄得不知所措,课亦进入僵局。后来,我不再把演绎课堂精彩当做唯一追求,而是把协助学生学习作为头等大事。于是,幽默的话语少了,精彩的导语没了,出彩的环节砍了,越来越安静,越来越朴素。
图片

05郑英:从狭义的备课跃升到广义的备课
从教之初,我将教材视为唯一标尺。反复研读教材,重要的语句段落能熟练背诵,课堂语言非常干净,但问题也显而易见,我成了传声筒,课堂寡淡无味,很难活跃学生的思维情绪。


工作第三年偶然听到一堂展示课,授课教师例举的一些素材全部源于课外,那种热烈的氛围让我惊叹不已。我也决定拓荒了。随后,大量生动事例的铺陈确实让课堂活跃起来,然而学生却说,只是一时热闹,都没什么印象,翻开书本也是空空如也。原来,我垦了外面的田,却荒了自家的园。


直到2009年,我听了唐少华的一节历史的读图学法指导课。他选用教材中的4张图制作了4张幻灯片,简约的流程犹如画了一个圆——先是聚点,抛出一个问题并集中火力;然后拎线,通过问题链的推进,有如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最后联圆,环环融合,首尾呼应。整个过程不蔓不枝,是典型整体局部细节的读图方法。


这时,我才对教材无非是例子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教师不能单纯依赖教材,也不能抛开教材,而是融入教材。于是,我学会了选材上少而精,用材上简而丰。平日处处留心积累素材作为备课之资,提升课堂的密度和质量。此时,我已经由狭义的备课跃升到广义的备课


06
徐斌:追寻一种充满魔力的课堂语言
参加全国第一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比赛时,24岁的我压力巨大。盛大启、孙丽谷、张兴华、王林等前辈数次为我会诊。他们认为我的语言过于书面化、成人化,过分讲求逻辑性,连表扬都是硬邦邦的。


那段日子,我找来鞠萍姐姐、陈燕华老师和故事大王孙敬修爷爷讲故事的磁带,每晚听两个小时,慢慢找到了诀窍——这些语言短句子多,描述性强,生动形象,如话家常。我还找来特级教师的上课录像看,并深信自己的语言也能像他们一样富有感染力。


后来,我又开始锤炼教学语言,追求科学性,使之符合学科特点;追求简洁性,避免口头禅;追求逻辑性,问得清楚明白,让学生心领神会;追求形象性,用幽默增强感染力;追求诱发性,引导学生向着思维的未知领域探幽发微,获得感悟之乐、义理之趣。

07吴正宪:一场心理学讲座让我茅塞顿开
一个风雪交加的下午,聆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教授关于儿童心理学的报告。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心理健康”“心理体验”“新型师生关系”“人文精神这些名词。我被她娓娓道来的极富人情味的演讲感动着,不知不觉融入其中


报告中那些教学实例不就发生在身边吗,怎么就没想到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会与学习数学连在一起呢?我开始反思:教师为什么要读懂青少年心理这本书?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对其一生有什么影响?带着这些疑问,又听了一系列关于儿童心理学的讲座,顿开茅塞。


这次特殊经历让我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发生变化。我认识到,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认知过程,学生也在体验着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与伙伴合作、实践和创造的过程。课堂教学中认知、体验、实践这三个层面互相渗透,整合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教学过程。


08
王崧舟:广泛阅读海量听课
一走上工作岗位,我就养成了阅读理论的习惯。读到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出自周一贯先生的手笔,题目叫《用提纲法教〈王二小〉》。后来又读到他的一组关于阅读教学法的文章,我将这一组文章复印装订成册,爱不释手。第二年参评教坛新秀,就拿里面的直奔中心法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大获成功。这让我领悟到,成长,是可以超越时间和经验积累的,这种超越的力量来自理论,来自学习。


之后,阅读范围扩大了,开始读宗教、哲学、文学、美学,读老三论新三论的书,读人物传记,读红学,读周易占卜、奇门遁甲……坚持做读书笔记,将一些精彩文段逐一手抄,抄了厚厚七大本。


还听大量的课,每年不少于200节,有记录有反思。我听课,爱琢磨,爱钻牛角尖,包括听名师的课,不跟风,尊重内心感受,无论多么稚嫩都记下来。慢慢的,我开始对课堂教学进行微格研究,研究导入、点拨、表达、训练、结课。那个阶段的沉潜,肚子里装了上百本书、上千堂课,慢慢发酵,融入每一个细胞。
图片

09张宏伟:数学是研究文化,研究儿童的学习规律
2003
年,我和师傅申德安老师一起参与了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那段时间,对全国各大版本数学教材,包括港澳地区及国外课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开始将数学与生活融合,重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尝试通过课程的力量来撬动学习方式的转变。经过这一轮探索,我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特点总结为五还原教学法。时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对此予以鼓励。


2013
年,我又开始数学课程和教学戏剧化的实验。重读关于课程、脑科学、儿童心理学、过程哲学、创造性戏剧书籍,在李振村、陈洪杰等专家指导下梳理过去的实践,并把这一场实验命名为全景式数学教育,旨在让学生无死角地认识数学世界,继而无死角地认识自己。


这些年的实验启发着我:一名数学老师,重要的不是研究数学教材,而是研究数学、数学史、数学文化,研究儿童的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哪怕是职初老师,也有对教材进行部分调整,创生和再创造的权利。


10
戈向红:在持续反思中提炼教学思想
我一直在探索小学英语教学的本质,从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的外显的形体之动到内隐的思维之动”“情感之动,对课堂的把握逐渐成熟,并提出了意趣英语的教学思想。这一思想,得益于我对活动教学的渐进研究。


前期,我主持了小学英语活动教学的课题研究,提出大英语教学观,以语境为导向,以语言交往为主线,在活动教学模式下发展学生的英语素养。我把美术课的线条色彩,音乐课的唱唱跳跳,体育课的队列分组方式都引入课堂……但也出现了新问题:教学活动以零散的游戏的方式呈现,缺少与教材内容的勾连,有余而不足。


中期,我开始思考整体教学的意义,尝试用完整的活动情境串联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语言、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但依然有新问题产生:由于偏重教材内容设计,考虑学生的因素较少,既定情境不能因学生的实际水平即时调整,单向输出大于双向互动,虽能得其意少灵动
如何既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又提升英语课堂的魅力指数呢?在后期,我开始致力于小学英语语用式交往的研究,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找寻与学生知识结构联通的生活素材,为语言营造情境,并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设计出能体现语用价值的活动,让学生说有意义的话,体现课堂生活化,语言交际化这一理念。


11孙双金: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03
年,我邀请成尚荣先生、无锡的诸向阳老师等来听我讲《二泉映月》。之后,我谈了情智语文以及为什么要提情智语文。这也是我第一次提出情智语文的教学主张。成尚荣先生对这一教学主张给予高度认可。后来,我从情智语文走向情智教学,从情智教学走向情智教育,建构情智管理”“情智课堂”“情智课程”“情智校园情智教育之路。


2009
年,江苏省教育厅打造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我有幸首批入选。杨九俊先生是我们小学校长组的导师,他勉励我们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他说:孙双金的情智语文就是属于自己的句子,就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主张。


随后5 年里,杨九俊先生指导我们学习、研究、碰撞、砥砺。从首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毕业之后,我又跟着杨九俊先生学习了5 年,学他的情怀、思想和研究方法。北京东路小学的袁浩校长也是我的导师,给予我支持和帮助。


12
贲友林:教学设计,用一生去修炼的基本功
初登讲台的我,不会备课,更不要说教学设计了。每天课前把教案抄一遍,照着上课。在抄写过程中,慢慢明白了导入新课、教学新课、巩固练习、课堂总结、课堂作业的教学流程,虽是套路,但就这样蹒跚起步了。


2001
年,参加全国小学数学第五届观摩课评比并获一等奖。我以为,成就我获奖的不是那一节课,而是之前独立备课的经历。每个星期日,我都是先看教材,再独立做教学设计,手写教案,那时已有各种参考资料,但我从不抄袭,就这样准备好一周的数学课。独立备课让我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002年开始,坚持每天写课堂教学手记,记录过程,记录思考,记录学生是怎样学的、自己是怎样教的,以及教学行为背后的想法,与自己对话,和自己谈心。我把教学设计作为基本功在锤炼,也养成了过内心生活的习惯,让自己祛除躁气,心无旁骛,保持自由、从容、宁静专注。





来源 | 新校长传媒

编辑 | 皮皮兵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