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重温《傅雷家书》:孩子若不懂与世界相处,一切都是徒劳
发布人:信息中心宋小景  信息来源:  日期:2021-01-18  打印本文  

钢琴家傅聪因感染新冠今日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27日,傅聪被媒体报道确诊新冠肺炎。他的学生、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教授孔嘉宁发文透露,“傅先生已经住院两周,希望他能挺过来。” 

傅聪1934年3月10日生于上海,8岁半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9年起为艺术背井离乡,轰动一时,此后浪迹五大洲,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傅聪的父亲是著名的翻译家傅雷。

《傅雷家书》,作者是傅雷、朱梅馥、傅聪,编者是傅敏,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傅雷家书》堪称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家书之一,其中百封家书,记录了傅雷傅聪的父子情谊,也道破了教育的真相。金庸曾说:“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教育孩子,先教做人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这是儿子傅聪出国留学临行时,傅雷唯一的叮嘱。

培养孩子,犹如种树。

只有先在根上先滋养他,以品德之养分来灌溉,孩子才能心中有光。

 

孩子若不懂与世界相处,一切都是徒劳

翻开《傅雷家书》,你看发现:教导孩子如何为人处世,傅雷格外的用心。

“万万不能动火,令人误会。”

“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

“态度谦恭,虚怀若谷。”

“做人最忌交浅言深。”教会孩子和世界相处的能力,才是父母对他最大的保护。

孩子能融入社会,游刃有余,才是父母最值得骄傲的事。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逼孩子一把

每一个优秀的人背后,都有一个“狠心”的父母。

傅雷在孩子学习上是出了名的严厉,对学业教导只一句:

“没吃足苦头绝不能有好成绩!”

俗话说,惯子如杀子。

那些会“逼孩子”的父母,其实活得最明白。

孩子学习的最佳年龄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与其让孩子未来后悔不已,宁愿让他现在埋怨自己。

 

不要忽视孩子“逆商”的培养

所谓“逆商”就是:一个人在逆境中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反逆境的能力。

养育子女,从来不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这么简单。

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

傅聪成为一代大家,离不开他超强的意志力和抗打击能力。

正如傅雷所说:

“一个人吃苦碰钉子都不要紧,只要吸取教训,所谓人生或社会的教育就是这么回事。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傅雷在信中写:

“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

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从模仿父母开始。

家庭是台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复印件出了问题,一定要回溯到原件上去找原因。

俗话说,三流父母做保姆,二流父母做教练,一流父母做榜样。

做最好的自己,才能教育出最好的孩子。

 

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人的一生,总是在高潮和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起起伏伏是生命的常态,有起有落才叫人生。高潮与低潮相交替,恰恰说明你是个在意生活,有目标有追求的人。

普通人无法像圣人一般得到超脱,但我们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情感波动,以平稳的心面对生活中的起起落落。

最好的教育,是用心的陪伴

尽管和儿子傅聪天各一方,但傅雷给儿子写信的频率一直很高。

家书相伴,纸短情长,父子二人情谊日渐深厚。

陪伴孩子,不止是花时间,更是花心思。

好的家庭,一定是始于陪伴,陷于教育,忠于三观。

知其所想,懂其所言,才能架起彼此心的桥梁。

满分父母看过程,不及格父母看结果

对于孩子的未来,傅雷只秉持一个态度: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只以成败论英雄,是教育中的最大误区。

“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术上的——打击。”

人的潜能无穷,一个人能获得多大的成就并不在掌握之中。对父母而言,也并非你想让孩子有大成就就可以培养出大成就的。

只要孩子能坚强面对人生,在挫折面前不胆怯、不退缩,那他就是成功的。

 

优秀的家长,都擅长自省

早年傅雷性格急躁耿直,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不够有耐心。

但这些,他在信里都给儿子道歉了。

为人父母,谁都是第一次。

养孩子,就是一个在对错中不断翻译“我爱你”的过程。

优秀的家长,都拥有自省的能力——不停学习反思,并及时调整教育的方法。

 

父母和孩子最好的关系:共同成长

《傅雷家书》多是谆谆教诲,唯有这句,令人读来唏嘘不已: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

确实,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

同样,父母自身的成长,也有孩子带来的动力。

教育这条路,最大的幸运,是孩子和父母一同前行,共同成长。

 

 

文章来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105/13/16363795_955300386.shtml

祝愿2021届的孩子们都能考取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