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孙云晓:中小学生应该加强科学素养的教育
发布人:  信息来源:[db:来源]  日期:2016-01-14  打印本文  

2015年1月26日 《海峡导报》报道了一起初中生在楼道做实验,引发爆炸的新闻。原来这名学生在厦门某中学读初三,在所有的科目中,他的化学成绩最好,也最喜欢化学。但学校的实验室并不能满足他做实验的兴趣,于是他从网上买了一大堆做实验的器具,经常在家里做试验。事发当天,他在楼道里摆弄两个小花瓶,将一些粉末混和后装在花瓶中,然后将棉花搓成引线,点燃后跑开。没想到花瓶爆炸威力之大,令人震惊,不仅墙壁上消防栓的玻璃门被炸得粉碎,连楼道里的天花板都被炸得面目全非。

这个案例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学生自己在家里做实验一方面说明了孩子探究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我们是否满足了孩子对科学兴趣进行探索的条件和环境?
2014年5月27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小学生科学兴趣状况调查的五个主要发现”和“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科学意识比较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虽然我国中小学生对科学感兴趣,但从事科学技术职业的意愿不强,我国高中生仅有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愿意从事与科学相关的职业,并且中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随着年级升高而降低。在四国当中,只有中国的高中生在毕业后想学文科多于学理科,另外报告还显示我国女生、农村学生及西部地区学生科学兴趣不足、科学素养较低。

科学素养的培育与创新思维能力息息相关,关系到儿童对周遭世界的认识方式、生命观、价值观的塑造,但遗憾的是,一直以来自然科学课在小学阶段仅仅作为副课存在,受重视程度远不及语文、数学等主课。科学教育没有成为中国小学阶段的核心课程,这是一种结构性的缺陷,也是与西方教育的差距。
中小学生应该加强科学素养的教育所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必须改变方式,把自然科学作为核心课程,多增加一些动手实践与亲身体验环节,鼓励孩子探究自然现象并以此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而对于父母们来讲,要少点教育中的功利主义,给孩子科学兴趣发展的机会和环境,不能因为科学课对分数的作用不大而对其压制或忽视,实际上,一个孩子如果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对他们的未来的学习和事业都会有深远的影响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