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北师大教授:如何让孩子有坚持到底的好习惯?
发布人:  信息来源:[db:来源]  日期:2015-12-31  打印本文  

 

成都教育2015-12-30 18:25:10    作者 | 边玉芳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孩子做事时有个特点:刚开始认认真真,但是没一会就不耐烦了。孩子喜欢画画,兴趣十足,老师一批评就不想学了,半途而废。缺乏坚持性是很多儿童成长中存在的共同问题,今天北师大边玉芳教授告诉你如何培养孩子坚持的好品质。     一、6岁前,孩子的坚持性水平有何特点?   1、1.5-2岁儿童的坚持性开始萌芽,但3岁之前坚持水平较低   儿童在1.5岁-2岁时已经出现坚持性萌芽,支持儿童在短时间内坚持进行某种感兴趣的活动。儿童到3岁时,坚持性发展的水平仍然较低,他们坚持的时间较短,如果遇到小小的困难,或者任务比较枯燥,一般会失去坚持完成任务的愿望和行动。   2、3-5岁对培养儿童的坚持性非常重要,5-6岁孩子的坚持性进一步提高   3-5岁儿童能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和日常规则来做事情,初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5-6岁的儿童已经能主动克服困难,有时会坚持把事情做完。如坚持画完一幅画再去玩,坚持自己穿脱衣服等。他们开始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控能力,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抗挫折的经验和能力,逐渐能接受心理暗示,从而加强坚持性。
  二、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坚持的好品质?   1、父母在与孩子的接触中,应该注意培养他们的任务意识   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孩子在执行任务前,家长要明确任务的重要性及目的,使其明白任务是自己应该且必须完成的,鼓励他们坚持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从而培养其任务意识。   家长可以适当创设一些有一定困难的任务,当儿童在困难中产生退缩行为时,家长及时给与指导与帮助,让孩子懂得在完成任务时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困难,积极相处解决办法,从而培养坚持到底完成任务的良好习惯。   2、不要打断孩子正在进行的活动   家长会处于关心,不分时间、场合经常打断正在专心做事的儿童,这也是使他做事不能有始有终的原因之一。当孩子正在看书时,妈妈不时地问他“要不要喝水”,在看书过程中,孩子不断地被打断,读书的兴趣自然会受影响。儿童的思维活动需要连续性,经常受到干扰,他的心就静不下来,坚持性就无法养成了。因此,当孩子正在一心一意做事时,父母一定不要打扰他,给他一个沉下心来做事的氛围,长此以往,孩子的坚持性会有提高。   3、利用不同的游戏,培养孩子的坚持性   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促进孩子坚持性的发展。通过这种游戏可以使孩子履行好角色的职责,提高他们对游戏的专注性和坚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坚持性。   安排孩子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告诉他们人人都要坚持游戏规则,要不然就要受到惩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儿童坚持性的培养。   游戏目的: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坚持性,以“小目标”促进“大目标”。   具体游戏:家长给孩子今天的目标是围着院子跑2-3圈,对完成任务的儿童加以表扬。一星期后给儿童的任务是绕着院子跑4-5圈,就这样一天天坚持,久而久之,便能达成“大目标”。   4、针对不同坚持性类型的孩子,父母采取不同的教养策略   儿童的坚持性行为大致存在着兴趣型、服从型和成就型三种类型。   兴趣型的孩子,其坚持性的强弱取决于对活动的兴趣。针对这样的孩子,应根据其兴趣的浓厚、投入的程度来培养孩子的坚持性。家长不仅要在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中培养坚持性,也要适当安排他们参加不那么感兴趣的活动,要求并鼓励他们坚持把事情做完,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习惯和能力,提高坚持性。   服从型的孩子,其坚持性受制于成人的要求,他们的观念是凡是成人吩咐要完成的事情就需要坚持。父母应根据孩子完成任务的好坏、速度等来表扬、奖励孩子,培养孩子的坚持性。也可以故意设置障碍,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另外也要鼓励孩子敢闯敢干,帮助孩子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品质,从而提高孩子的坚持性。   成就型的孩子,其坚持性主要依靠成就动机来维持,他们渴望成功,能在活动中主动克服困难。对于这类孩子,我们要帮助他确立成就的目标,提出超出他本人水平,但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这样孩子就有信心又有能力去完成任务。对能坚持完成任务的儿童,家长应给予积极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