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林格小杂感(286):教育者的文化生命
发布人:  信息来源:[db:来源]  日期:2015-11-09  打印本文  

              

       1、将生命溶解在课题中。

    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生命取决于是否被一个或几个课题溶解过。然而,“课题”易被当下职称评价体系所绑架,沦为一种学术领域的虚无主义现象,市级、省级、国家级三级课题满天飞,倒是常见一麻袋一麻袋的论文,可又有几篇具有真正的学术价值?有价值的课题,须融解到自己的血液中,变为自身生命不可须臾或缺的营养。

    关于课题,我个人心得有三:一是锲而不舍。当年去拜谒季羡老,他告诫学问之精髓在于“抓住一个问题十年不放”,沉潜反复,博考深思,疏通互证,直到独到、精通、透亮、体系;二是下笨功夫。除了大量攻读经典,更要去前线去,实践,反思,总结,循环反复,在体改办工作期间,导师为我写下五个字的忠告“用脚做学问”,让我受益匪浅,我视之为一生的信念;三是选题精当。题目宜小宜精宜少,哪怕是一个关键词,做成大文章。选题的方法有四,在自己的成功经验中选,在现实中不断发生的新问题中选,在教育发展趋势中选,在基本教育理论中选。

 

      2、人的可读性与三大内化习惯。

    一个人好象一本打开的书,形式的美,是书的外在的美,它可以吸引人的注意。但它的内容如何,是否具有可读性,则是保持吸引力的关键了。就象男人眼中的美女,外表固然可以让人产生好感,但最耐看并能让男人着迷的是她内心世界的丰富、积极、温柔以及善解人意。

    一个人的可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让人能够理解你,能够读懂;二是要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一定的含蓄性,让人“阅读”你后有所收获,而不是一眼看尽。教育的力量往往集中体现在教师和家长自身的“可读性”上,形成“可读性”,除了不断开拓内心世界的广度、深度以外,最重要的是养成三个终生受益的好习惯:感悟的习惯、反思的习惯、审美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