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韩嘉玲:贴近生活的教育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发布人:  信息来源:[db:来源]  日期:2015-04-09  打印本文  

搜狐教育

  由搜狐教育与LIFE教育创新、国家图书馆、单向空间联合推出的“为生活重塑教育”系列演讲会第一场于3月28日举办,沙龙的主题为:从应试教育突围——教育与生活。以下为中国滋根乡村教育发展促进会理事,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韩嘉玲的发言:


  此稿件为独家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我去过云南的一所学校,写的是“教育重地,闲人免进”。学校竟然成了教育重地,从何时起学校开始实行封闭式的管理,家长都不能随便进出?学校跟社区是什么样的关系?事实上学校跟社区是一种脱离关系,学校只是一个封闭的传授知识的孤岛。学习跟日常生活是脱节的,学校教育也跟实际生活是脱节的。

  在我们国家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家长不参与或者是很难参与到学校里面的事务。家长不能参与学校事务,不能了解学习过程,不能参与学校的活动,所以学校并没有办法真正关注到不同儿童的特殊需求。

  学校跟社区脱节,产生多方面困难。我们知道,学习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是一个人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基于他过去的生活,日常的生活经验里面,在这个经验基础上不断吸纳新知,只有贴近生活,教育才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梁漱溟先生提到,学校不是教育唯一场所,教育发生在所有环节,在学校里面读书是教育,在家里做活也是教育,教育本身是一个非常广泛的东西。所以学校的教育资源,即使再多,也不可能像社区一样提供多样化的生活场景,满足不同儿童的个性化教育需求。村庄中,有源源不绝的教育资源可以成为课程的资源,而且学校也不能独立于村庄,因为村庄或者社区里面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他们都是通过刺绣、山歌来传承他们的历史文化。最后,社区村庄是学生生活源泉,学校教育融入社区村庄生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家庭和社区的教育与生活是小学生生活经验积累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检验、掌握和运用学校教育知识的不可或缺的环节。社区与村庄有源源不断的资源,村庄生活经验也提供学校非常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同时学校也提供给家长一个教育平台,不只是学校教育老师,老师也可以教育学校,老师和家长形成支持的网络,也可以使得教师和家长连接,知道孩子的需求,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